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在鎮黨委、政府及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以及上級財政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全鎮干部職工團結拼搏,奮力開拓,積極克服財源基礎薄、支出壓力大與可用財力少等重重矛盾和困難,財政工作取得較好成績,邁上了新的發展階段,圓滿完成了各項財稅收入任務。2017年完成財政收入27910萬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1310萬元,非稅收入完成6600萬元)。
(一)收入分項完成情況
1、上級補助(含各項轉移支付)1517.8萬元
2、地方本級收入18160.6萬元(其中:稅收收入11560.6萬元;非稅收入6600萬元)
(二)財政支出共計18098萬元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61.5萬元(其中:人大事務8.2萬元,政府辦公及相關機構事務850.7萬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02.6萬元,扶貧工作經費5萬元,村級經費104.2萬元)
2、公共安全支出(綜治、維穩130萬元
3、教育支出1191.5 萬元
4、科學技術支出30.2萬元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9.6萬元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2.9萬元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28.1萬元
8、節能環保支出210.3萬元
9、城鄉社區支出300.5萬元
10、農林水支出605.3萬元
11、其他支出12718萬元(主要用于稅收收入及非稅收收入)
12、上解款項451.1萬元(以財政局結算數據為準)
13、結余19萬元(待與財政局決算后再做調整)
(三)鎮村財務運行情況
1, 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文件精神,充分重視“三農”工作,切實關心群眾疾苦,進一步讓群眾得到實惠。積極落實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資金及農資綜合補貼政策,全鎮共為農戶發放各種惠農一卡通資金1714.9元,共25項。
2、繼續實行鎮財市管及村帳鎮代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鎮、村兩級財務。
按照上級的要求實行村帳鎮代理后,2017年底全年實現村級余額634.7萬元,目前鎮村兩級財務運行良好,村級財務收支逐步向規范化邁進。
3、嚴格財務制度,加強財政監督,科學合理安排資金,保證重點支出。
財政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前提,我們在抓好收入的同時嚴格財政支出。首先確保了鎮、村兩級干部、職工的全年工資發放;其次確保了單位的正常運轉;然后確保了基礎設施改建工程款的支付。在“三公”經費及日常支出管理上的具體措施是:1、來人來客實行統一安排制度,嚴格控制招待費支出;2、辦公用品統一采購制度,有效控制了多方支出的情況;3、車輛實行專人管理制度,統一購買油卡、定點維修保養,嚴格控制了公務用車費用。
過去的一年,我們的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一是經濟結構、財源結構單一的狀況未能根本改變,鎮財政增收仍然缺乏有力的支撐點,財政自給能力低,本級財政困難大;二是建制鎮建設和鎮村聯動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資金缺口大(2015—2017三年建制鎮建設和鎮村聯動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10846.5萬元);三是財政供養人員偏多,負擔過重;四是財政管理需要不斷完善,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堅持用改革發展的手段逐步加以解決。
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
財政預算是財政工作的基礎環節,是財政計劃的重要依據之一。總的原則是:推進治理整頓經濟環境和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大力加強財源建設。努力提高經濟效益,現提請大會審議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預算收入
2018年財政收入預算為30700萬元(其中稅收收入達23440萬元),形成19980萬元的地方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為1669萬元,財政總收入預算 21649萬元。
(二)、預算支出
2018年預算支出安排21600萬元。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21萬元(其中:人大事務10萬元,黨建工作經費10萬元,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經費10萬元,三資管理經費8萬元,留守兒童工作經費6萬元,流動人口管理經費8萬元,計生經費20萬元,政府辦公及相關機構事務850.7萬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02.6萬元,扶貧工作經費10萬元,村級經費120萬元)
2、公共安全支出(綜治、維穩)143萬元
3、教育支出1311萬元
4、科學技術支出33萬元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43萬元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5萬元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51萬元
8、節能環保支出250萬元
9、城鄉社區支出331萬元
10、農林水支出666萬元
11、其他支出15300萬元(主要用于稅收收入及非稅收收入)
12、上解款項596萬元(根據市財政局數據再作調整)
(三)今年財政工作總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按照臨江鎮黨委鎮政府委和上級財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堅持依法理財,統籌兼顧,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堅持民生優先,落實民生政策,保障重點民生支出;堅持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健全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堅持改革創新,轉變支持發展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領作用;堅持績效管理,實現全口徑預算,著力提升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1、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努力做大財政“蛋糕”
認真落實加快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措施,建立起政府引導、多渠道投資的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扶持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強化項目管理,促進企業增效、財政增收,加大財源的保障能力,做大鄉鎮財政“蛋糕”。
2、堅持以更細的管理,抓財源建設
加大對非稅收入個體零散稅收的稅費征管力度,始終堅持依法治稅,做好協稅護稅工作。進一步培植新型財源,優化財源結構,全力培育新的工業支柱性財源,擴大地方經濟總量,提高工業產值和利潤空間。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堅決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不合理支出、超財力的支出。同時,加大向上爭資力度,用好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補助資金,強化鎮財政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努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3、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按照有保有壓的預算安排原則,妥善處理好需要與可能之間的矛盾,在預算安排上,妥善處理好吃飯與建設的關系,努力做到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發展的大問題,著力解決好“三農”問題,進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新型社會保險制度。
4、堅持與時俱進,深化農村配套改革
按照財政改革的總體思路,抓住關鍵環節,穩定推進財政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配套改革,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進一步探索村帳鎮代理工作,切實更規范村級財務。
5、堅持依法理財,規范財政管理
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鄉鎮財政管理條例》,完善政府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會計監督,優化財稅服務,強化財稅管理,逐步樹立財政人員良好形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