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鄒騰飛委員:
您在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為老年人提供優質價廉、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的建議的提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已交我局辦理,現答復如下:
提案收悉后,我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召開班子會議,明確按分工責任的原則,認真做好辦理回復工作。
1.創新服務,公辦養老機構提質增效。一是切實加強管理。制定了《公辦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敬老院目標管理考評細則》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服務行為和要求,同時積極組織全市17所公辦養老機構開展等級評定工作,加快推進養老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逐步健全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市社會福利院和經樓、永泰、大橋、劉公廟、黃土崗、張家山等6家敬老院獲得等級評定,力爭到2023年底全市60%以上的鄉鎮敬老院達到一級或二級等級標準。二是做優市社會福利院。投入500余萬元,全面完成失能(失智)護理設施專業性、規范化、信息化改造,建設床位30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80%,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特困失能人員集中供養,并獲評全省第一批四級養老機構。
2.大力探索,民辦養老機構健康發展。精心制定《樟樹市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財政扶持補助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將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與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相結合,實行差異化補貼,鼓勵養老機構提高服務質量,積極申報等級評定。截至目前,紅星養老服務中心(夕陽情養老院)、曲水醫養中心、愛馨養老院等三家民辦養老機構獲得一級或二級等級標準,根據入住老人身體自理能力狀況發放運營補貼。今年已發放運營補貼525352元。
3.積極作為,大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圍繞打造“城鄉15分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圈”,重點選擇老年人較集中、交通較便利、基礎設施較好、群眾意愿較強、志愿服務較活躍、臨近醫療機構的位置,積極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閑置校舍、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建成了34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主要為城區老人提供助餐、助娛、助安等服務,實現老年人需求與服務供給的無縫銜接。
4.醫養結合,加強為老年人提供便捷醫療服務。一是構建醫養康養相融合養老服務體系。我市共有23家養老機構,其中,公辦17家,民辦6家。醫養結合機構有三家,分別為百樂幸福佳苑、航天頤和園養老院、曲康養老院,養老院內設醫療衛生機構為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保健咨詢、預約就診、急診急救、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確保入住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其余養老機構也分別與就近醫療衛生院簽訂協議,打造為老年人看病問診的綠色通道,每年為入住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體檢。二是推進農村“黨建+樂齡中心”持續運營,建立就餐老年人健康信息檔案,并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為老年人進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運動、健康飲食等方面的指導。
5.強化支撐,增加涉老相關行業的人力資源供給。一是每年定期開展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委托專業培訓學校為全市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開展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同時舉辦全市“振興杯”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并遴選優秀的養老護理員參加宜春市和省“振興杯”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進一步提升了全市養老服務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二是構建養老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了大中專畢業生入職獎補、養老護理特殊崗位津貼等制度,大力整合人力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對到養老機構連續就業滿3年的中高等院校養老服務類專業畢業生,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2萬元的入職獎補。對在養老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取得了社工師、助理社工師證書的,由市財政按每人每月200元、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截至目前,已引進大中專畢業生21名,社工師5名,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穩定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再次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聯系單位及電話:樟樹市民政局,0795—736280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