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何玉倩委員:
您在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的提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已交我局辦理,現答復如下:
提案收悉后,我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召開班子會議,明確按分工責任的原則,認真做好辦理回復工作。
1.大力推進農村“黨建+樂齡中心”可持續化運營。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將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范疇,推動黨建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統籌整合農村各項資源,按照“六個一”的標準,高質量建成樂齡中心194個,行政村覆蓋率超過80%,為7600余名農村老人提供助餐、助娛、助安等服務。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市財政每年預算足額安排專項經費用于農村互助養老建設,按每個行政村2萬元的標準配套啟動建設資金,對列為黨建示范點的,由市委組織部另外增加1萬元。對每個運行正常的樂齡中心每月安排3000元運營補貼。同時,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用于表彰獎勵20個服務質量高、社會影響大、深受老年人歡迎的農村“黨建+樂齡中心”示范點,助推全市農村互助養老工作可持續發展。三是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差異化收費機制,優先保障70歲以上農村留守、獨居老人及生活困難老年人進入樂齡中心,按每人每月繳納不低于200元的標準予以優惠,其它有意愿進入的老人則按成本核算方式進行收費,每人每月繳納原則上不低于300元,實行"特惠"與"普惠"相結合,在不增加基層負擔情況下,實現樂齡中心可持續運營。四是建立信息檔案。對就餐老年人進行健康信息檔案存檔,并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為老年人進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運動、健康飲食等方面的指導。
2.建立健全醫養結合聯系制度。依托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建設中醫館。目前,全市2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中醫綜合服務全覆蓋,形成了“鎮鎮有醫館、處處可把脈”的藥都特色中醫服務體系。中醫館開展多種中醫護理特色療法,具有明顯改善老年患者的癥狀,增強老年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通過中醫體質辨識,針對不同體質采取行之有效的中醫藥干預方法,增強老年人體質;推廣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中醫藥防治理念和技術方法,用經濟有效、副作用小、簡便易行的技術方法促進疾病診療和康復,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我市6萬余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享受特色中醫藥服務,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再次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聯系單位及電話:樟樹市民政局,0795—736280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