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圩會議舊址位于昌傅鎮太平村戴家園,有房屋3棟,正屋兩棟并列,坐東朝西,通高6米。有天井和前后廳,兩邊各有住房4間,兩屋結構相同,面積437平方米。學屋一棟,名“惜陰書屋”,坐南朝北,與正屋相聯,為兩房一廳,通高5米,面積62平方米。太平圩會議就在“惜陰書屋”內召開。
1930年10月21日,紅一方面軍抵達太平圩。10月23日,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召開太平圩會議,討論軍事行動問題,參加人員有毛澤東、朱德、羅榮桓、朱云卿、滕代遠、黃公略、何長工等總前委全體成員及軍以上干部。會上,與會人員對紅軍是以攻打中心城市為主,還是隱蔽在農村誘敵進攻爭論不止。毛澤東同志當時任紅一方面總前委書記兼總政委,他深刻指出,中原大戰即將結束,當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反革命力量會暫時糾集起來,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地反撲,攻打中心城市不符合中國實際,不能照搬蘇維埃模式。最后,絕大多數人支持毛澤東這一主張,會議改變了峽江會議進攻南昌、九江的行動計劃,發布了《在袁水及瑞州河之間工作待機的命令》,初步確定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10月25日,紅軍離開太平圩,前后近一個星期。太平圩會議停止了向中心城市的進攻,對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理論的形成起了主要促進作用。
近幾年來,昌傅鎮充分發掘太平圩會議舊址這一紅色革命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紅色名村”建設,在太平圩會議舊址陳列館旁新建一座衛生公廁,并配套完成修路、綠化、清雜等工作。完成紅色文化廣場場地平整工作,鋪設直徑1米多、長500多米的地下排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