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根據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部署要求,市安委辦現公布安全生產正面典型,發揮正面引領作用,營造安全生產良好輿論氛圍。
臨江鎮創新線上安全生產管理方式,新增300余個攝像頭,直盯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交通安全風險點以及其他各個關鍵點位,實現一屏管全域。此項工作受到市應急管理部門高度肯定。
1.抓好重要時間段安全。三年行動以來,特別是“春節”、兩會、“清明”等重要時間點,狠抓了節日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主要領導親自參加,由鎮應急辦牽頭聯合派出所、綜治辦等部門的同志深入開展拉網式聯合執法,以企業安全生產、煙花爆竹經營、公共消防等為重點,查隱患抓整改,明確整改時限、整改措施和整改責任人,確保整改效果。
2.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工作中嚴格做到了“五個不放過”,即安全隱患排查不徹底的不放過、隱患整改不徹底的不放過、工作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責任目標不落實的不放過、沒有建立長效安全機制的不放過。對確定的重大危險源,有針對性的制訂和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確保隱患及時消除,有效杜絕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3.謀劃布局到位,責任落實“一張網全覆蓋”。 我鎮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依托自主研發的“臨江鎮社會治理服務平臺”和“古韻臨江”APP,打造集應急管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部署、督辦落實、績效考核等職能于一體的基層應急管理“智慧大腦”。將轄區23個村(社區)劃分為48個網格,每個網格有安全網格員、鎮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城管隊員、交警等參與管理,并賦予網格工作人員信息采集、災情上報、安全生產排查、安全知識宣講等職責。居民和游客可以通過古韻臨江APP進行事件上報,數據后臺會將事件定位、具體情況反饋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立即分派任務到各網格員。有效實現安全生產人人參與的強大合力,真正推動臨江應急治理體系由“管”到“治”的深層轉變。
4.切實加強我鎮應急管理“八有”和行政村(社區)“六有”能力建設。為破解我鎮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存在的各相關部門不貫通、人員配備不充足導致的基層監管力量弱化、應急管理力量分散等問題,臨江鎮立足問題,夯基固本,結合實際,通過四項硬舉措,切實保證了我鎮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推進的合力和強度。同時,確保了我鎮在應急處置救援上能快速接報、迅速處置、有人管理,形成科學有效的應急閉環,顯著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實現了各項應急準備充分保障,整體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提高。
5.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通過“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提高了居民的防災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能力;開展 “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和安全生產“五進”等宣傳活動,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素質,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